欢迎光临广州上海五星体育频道直播网官方网站!
Wechat/whatsapp:+86-020 86219812 内部登录
  • 王牌对王牌!中美措施同一天生效3国高官宣布访华信号不一般
  • 时间: 2025-11-05 14:39:55 |   作者: 五星体育频道官网

  2025年10月14日这一天,国际贸易圈掀起了一场轩然。美国刚刚落实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而中国随即做出反击,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外交部同一天连续发布三条消息,宣布法国、瑞典和加拿大的高官将接连访华。这一连串动作,表面上针尖对麦芒,背后却显露出深层次的战略博弈,仿佛下棋一般,你出一招,我接一招。

  早在2024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启动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301调查,理由是所谓的国家安全和补贴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到了2025年4月17日,美国公布了最终措施,决定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在美港口加收港口服务费。

  具体来说,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费从50美元起步,到2028年将涨到140美元;中国建造的船舶每净吨起步30美元;即便是中国籍船舶,也需每净吨缴纳20美元。美国还限制本国企业与中国相关公司合作,声称是为了保护本土造船业。这套操作套路大家并不陌生,301调查本就是美国单边工具,用以规避世贸组织规则。然而,美国造船业全球份额不足1%,而中国占据40%,他们所谓的威胁理由显得牵强。

  中国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理。10月14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记者会上直言,美国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背离了中美海运协定的互惠原则。不仅如此,美国此举自损全球贸易成本、加大国内通胀压力,还影响港口竞争力和就业。紧接着,交通运输部宣布,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注册、建造或美国资本持股25%以上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首年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到2028年逐步提高至1120元。一艘大油轮停靠一次港口,需支付约6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四千多万元。中国的反制措施依法依规,《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和《国际海运条例》全部用上,确保合法精准。

  这一轮互怼迅速扰乱了航运市场。彭博社预计,全球海运成本将上涨0.5%至1%,供应链需要全盘调整。美国试图卡中国脖子,反而让自身船队增加开支。中国造船订单原本就火爆,这次事件反而吸引了更多欧洲和亚洲船东选择中国市场。简而言之,美国这招看似强势,实际上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就在中美港口费战打响的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三条访华消息: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将于15至16日来访,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分别在16至17日访华。这种密集的官员访华安排在外交史上罕见,明显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即便贸易上针锋相对,合作的大门依然敞开。

  法国方面,博纳此行主要是重启中法战略对话。法国在欧盟中地位特殊,是核大国之一,并在全球治理中寻求存在感。中方表示,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关系稳健发展,此次对话旨在加强高层沟通和多边合作。背景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欧盟商品平均加征15%关税,法国化妆品行业首当其冲,上半年对美出口下降12%,损失了1500个直接岗位和3500个间接岗位。法国企业意识到,与中国合作更稳妥,因此中法确认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在全球治理上对齐步调。

  瑞典方面,斯蒂纳加德访华具有纪念意义,今年正值中瑞建交75周年,瑞典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双方计划签署创新、清洁能源和医疗科技合作备忘录,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领域的交流。欧盟的“去风险”政策本意是减少对中国依赖,但特朗普关税压力下,欧洲制造业PMI连续下降,瑞典企业发现合作才是出路。中方强调以此次访问为契机,深化务实合作。访华后,瑞典推动北欧与中国在清洁能源和电池技术上的落地项目。

  加拿大方面,阿南德带着现实压力来访。此前加拿大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而中国则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关税,并对油菜籽油和粕加征税。结果,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从37亿加元降至9.6亿,下降幅度达76%,西部省份猪肉产业年亏损1900万加元。马尼托巴省省长基内夫还曾公开呼吁总理取消关税,称“多存在一天,损害就加深一分”。阿南德此次访华,中方重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期待推进领导人共识。加拿大舆论也发生变化,支持关税的比例从63%降至44%,地方政府直言跟随美国打中国就是打自己。

  三国高官齐聚访华并非偶然,而是大环境所逼。面对美国单边主义,各国需自谋出路。中国外交保持稳健节奏,贸易摩擦不断,但合作大门始终敞开,向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谁想稳,谁就来谈。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重新实施全面关税政策,对欧盟加征15%,对中国37.4%,对日本和韩国12%至15%。这不仅仅是数字,欧洲企业受到冲击严重:德国奔驰、大众、宝马利润大幅下滑,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跌破50。欧盟企业出口锐减,就业下降,成本上升。法国化妆品、海产品全线受影响,德国汽车业叫苦连天。欧盟因此转向中国合作,加速与南共市的自贸安排,91%的商品逐步免关税。背后原因很明确:美国关税太高,欧洲与中国合作才是现实选择。

  加拿大同样受挫,油菜籽是支柱产业,中国自去年8月启动反倾销调查,并在8月14日初裁征收75.8%关税,导致出口停滞,农民抱怨不断,省长们。阿南德访华后,加拿大海产进口商表示,关税严重影响生计,希望贸易战早日结束。中方态度明确:欢迎合作,但前提是平等互利。10月13日,中国大使表示,如果加拿大取消电动车关税,中国将撤销油菜籽关税。此举切实回应农业贸易问题,避免跟随美国盲目加征,减少自损风险。

  从全球视角来看,这波港口费互征和高官访华潮,暴露了美国贸易保护的短视行为。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重塑全球秩序、缩小贸易赤字,却首先让盟友承受压力。中国造船业虽受到一定影响,1至9月新船订单下降58%,但机遇更多。10月15至17日,欧洲和日韩企业高峰会在日本召开,百余人齐聚讨论与中国的合作。美国甚至将部分费用缴纳时间延至12月10日,可见压力巨大。中国反制一周后,船企成本上升,但港口运转顺畅,订单份额稳定。

  目前,这一事件仍在发酵。中美港口费互征已满两周,全球航运路线正在调整,美国船东抱怨成本高,而中国企业则转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10月29日,特朗普表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以换取芬太尼相关承诺,或与中国展开谈判,但拉锯战无法拖延。

  与此同时,中欧高层交往频繁。4月14日,中国外交部就强调,全球关注特朗普关税对秩序的破坏。近期中美在吉隆坡举行贸易谈判,何立峰带队,美方由斯科特·贝森特参加。特朗普对会晤持积极期待,亚洲行程满载。

  中国在外交上保持稳定节奏。访华后,博纳回国推动中法气候协议,斯蒂纳加德协调北欧电池项目,阿南德评估油菜关税影响。三国外交部门持续跟进,频繁强调尊重、平等、互信和合作。这不仅是口号,而是实际项目落地的体现。全球高度关注中美元首会晤,贸易问题有望缓解。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较量,中国在贸易摩擦中既打得精准,又稳稳接招。贸易摩擦是常态,但合作始终是主流。三国访华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在单边主义盛行的世界里,多边主义才是可靠选择。中国站在新格局的开端,敞开大门迎接伙伴。未来走向如何,将取决于各国选择,但这一事件,注定成为重要的转折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微信扫一扫
移动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