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州上海五星体育频道直播网官方网站!
Wechat/whatsapp:+86-020 86219812 内部登录
  • 中方对美反制加倍还击:只要美国船舶停靠中方港口一律按吨收费
  • 时间: 2025-10-13 06:59:44 |   作者: 五星体育频道官网

  一艘载满货物的美国货轮缓缓驶入上海洋山港,船主或许还不知道,这次靠岸的成本将比以往增加数百万元。 2025年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的一纸公告,让全球航运市场瞬间波澜四起。 从10月14日起,所有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停靠中国港口,都将按吨缴纳特别港务费。 这场始于半年前的贸易摩擦,终于从关税战场蔓延至海洋航道。

  美国在4月17日率先对中国船舶发起“301调查”,并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只加收港口费。 美方针对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取50美元,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每吨收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 这一单边行动被中方视为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公然挑战,经过178天的评估期,中国选择了对等反制。

  中方的反制措施设计得极为精密。 收费标准分四个阶梯逐步上升:2025年10月14日起每净吨400块钱,2026年4月17日涨至640元,2027年同期升至880元,2028年4月17日最终达到1120元。 这种渐进式设计既保持压力又留有余地,同一船舶在同一次航行中停靠多个中国港口只需缴纳一次费用,一年内最多收费5个航次。

  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中方划定的五类征收对象:美国企业或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美资持股25%及以上的船舶;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这一范围覆盖了美国资本在全球航运业的布局,有很大效果预防了通过“换旗”或“代持”等手段规避制裁的行为。

  政策公布后立即引发市场震荡。 据彭博社报道,已有油轮临时取消前往中国的行程,干散货船租赁价格会出现波动。 路透社分析指出,一艘载有超过1万个集装箱的美国船舶可能面临高达10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这些成本将沿着供应链传导,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的人承担。

  中方的底气来自坚实的产业基础。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2%、64%和57.6%,连续十六年保持三项指标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美国造船业日渐萎缩,2024年全年商用船舶产量不足10艘,仅相当于中国单月产能的十分之一。 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3-5倍,新船报价高出40%以上。 这种实力差距使得美国在政策制定时也不得不将中国制造的LNG船单独豁免,因为这类高技术船型难以替代。

  此次反制的法律依据是2025年9月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新条款明确规定当其他几个国家对中国船舶采取歧视性措施时,中方有权采取对等反制。 这不仅是一次贸易反击,更是国际海运规则制定权之争的体现。 中国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式维护自身利益,展现了大国博弈的新策略。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将美国最大军用船舶制造企业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 这套组合拳显示中方反击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构建多层次的反制体系。 从关税到港口费,从民用船舶到军工企业,中美博弈的战线正在全面延伸。

  全球航运公司已开始重新评估中美航线布局。 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等国际航运巨头表示不会对美国航线货物加收附加费,而非中资公司则计划将中国建造的船舶调整至不挂靠美国港口的航线。 这场港务费之争正在重塑全球物流通道,迫使企业在地理政治学与经济效益间寻找新平衡。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指出,中方措施是对美方歧视性政策的对等反制,其正当性源于美方率先采取的单边保护主义行动。 这种“以规则对规则”的反击策略,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应对更加成熟。

  根据公告要求,船舶特别港务费由挂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征收。 收费标准按船舶净吨位计算,不足1净吨的按1净吨计收。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即使小型船舶也将面临最低400元的费用,而大型货轮的成本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而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成为全世界航运不可或缺的支撑点。 这种结构性优势使得中方在博弈中占据主动。

  特别港务费政策公布后,国际媒体一致认为这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阶段。 路透社指出中美“关税休战”状态可能难以维持。 彭博社则报道称,此举已对全球物流供应链造成显著冲击。 从远东到北美的航线正在成为地缘经济的新前沿。

  中国船东协会专家强调,反制措施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更是为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发声。 随着收费标准在2028年达到每净吨1120块钱,美国船舶在中国港口的经营成本将持续攀升。

...
微信扫一扫
移动端访问